为深入学习领会并贯彻全国教育大会、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精神的核心要义,推动《中华民族共同体概论》课程建设与教学水平迈上新台阶,服务国家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大局,近日,由西南民族大学主办、高教出版社协办的西南地区《中华民族共同体概论》(以下简称《概论》)课程教学交流会在成都举办。本次会议吸引了来自全国40余家高校和党校(包括浙江大学,以及中央民族大学等六所国家民委直属高校),同时汇聚西南、华东、华北、西北等多地代表在内的百余名专家学者齐聚一堂,围绕《概论》教材理论体系阐释、教学方法改革创新、智慧教学应用、区域协作机制等核心议题进行深入交流与研讨,共享育人经验、共破教学难点、共绘课程发展蓝图。
“我校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线贯穿到办学治校和教书育人全过程,取得显著成效。”西南民族大学党委书记张宁在致辞时介绍到,在学科建设方面,该校成功入选第二批中华民族共同体学交叉学科试点单位,重点围绕中华民族共同体理论体系构建、汉藏羌彝走廊历史文化研究、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西南实践等方向开展深入研究;在课程建设方面,将《概论》课程建设列为“一把手工程”,形成党委统筹领导、专家团队指导、师生共同参与的工作格局,创新打造“共读、共学、共研、共讲”研学品牌,大力推进虚拟教研室建设,定期组织教学研讨活动,持续开发教学资源,产出一批有价值、可推广的教学成果。“本次交流会将聚焦教材理论体系和教学重点难点,深入探讨教学方法改革创新,力求在理论阐释、教学实践和育人成效等方面实现新的突破。学校将以此次交流会为契机,进一步加强校际合作,共同推动《概论》课程的高质量发展。”
同时,四川省委教育工委委员、教育厅总督学傅明表示,四川省委教育工委、省教育厅高度重视《概论》教材使用和课程开设,通过多维度举措为省内高校夯实基础,打造四川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以下简称“铸牢”)教育示范高地。目前,全省数十所高校已开课,“三州”本科院校实现全覆盖。西南民族大学发挥表率作用,“三个课堂”协同育人模式和跨区域虚拟教研室建设,为全省《概论》课程建设、加强区域教研协作、提升教学水平提供了宝贵经验。“本次交流会旨在搭建集经验共享、问题研讨、创新探索于一体的平台,推动各地各校进一步深化认识、完善机制,提升《概论》课程的教学深度和实践力度。”
“本次研讨会,对推进《概论》课程建设、深化区域协作意义重大。”高等教育出版社文科事业部副主任范峰表示,高教出版社通过优化教材质量,助力教师讲好课程。“构建‘三位一体’教学共同体是推动《概论》课程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期待与各高校共同推进教材修订、课程建设与教学创新,共同谱写高校‘铸牢’教育新篇章。”
在主旨报告环节,浙江大学国家制度研究院研究员沈桂萍详细阐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高校教育教学全过程的丰富内容和有效路径;中央民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书记兼院长孔新峰教授从“史权”与“史观”的独特视角,深刻理解中华民族发展的历史逻辑与理论逻辑;四川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李辽宁教授结合数字时代特征,分享数智技术赋能《概论》课程教学改革创新的前沿思考;西藏大学中华民族共同体研究院副院长王正宇教授基于民族地区高校的教学实践,深入分析《概论》课程教学现状;西南民族大学中华民族共同体学院陶斯文教授则从中华文明探源工程入手,对中华民族起源的教学设计进行细致解读。据了解,上述专家的精彩报告既体现了深厚的理论功底,又展现了丰富的实践经验,为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概论》课程建设和教学改革提供了重要启示。
在交流研讨环节,与会专家学者围绕《概论》教材体系、教学体系、教学模式、教学资源、实践教学、智慧教学、虚拟教研室建设,以及《概论》课程教学与思政课程、专业课程融合等方面进行分享,充分展现了各地区各高校在课程建设中的生动实践、创新做法和宝贵经验。同时,大家还对课程教学面临的挑战、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思考,提出合理建议,实现了教学创新与问题导向的有机统一。(王李科)
供图:西南民族大学
洪萨配资-配资炒股开户方案-十大合法配资-配资行业门户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