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景、写人、写事,是小学作文中记叙文最常见的题材。不同的题材,有不同的写作技巧。当然,中华文化博大精深,中华语言浩如烟海,本文所讲挂一漏万,只是抛砖引玉而已。读者们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有不同高见者大可以一笑了之。
图片
地分东西南北,人是形形色色,各有各的特点。想写好人物,我们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四、对比写人,云泥已殊路,泾渭两分明。
“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虽是句流行的玩笑话,但从中也不难看出,没有对比就体现不出好坏、高低等差异。运用对比的手法描写人物,会使其个性更突出,形象更鲜明,精神品质更打动人心,使读者如闻其声,如见其人。
图片
1、历时对比。这是把同一个人物前后不同阶段的某方面相对比,来表现随着时间发展人的变化。比如:小的时候人单纯天真,看到空中的月亮会兴奋地喊:“月亮像个大白盘子!”生活中充满了童真童趣。长大了,经历变丰富了,人会遇到挫折、不如意,看到月亮会想家、想亲人,也会自我宽慰:“月有阴晴圆缺。”作者将人小时候和长大后看到月亮时不同的想法进行对比,体现了人随着经历增多,心境也产生了变化。
2、同时对比。这是在同一个时间段内,将不同人物做对比。这样写可以突出某个人的特点,也可以展现不同人的特点。
比如:到了六年级,同学们学习的时间更加紧张了,这不刚开学,大家在选择学校的兴趣小组时就煞费苦心,有的把电子琴改成了计算机,有的把文学改成了英语……而罗佳伟呢? 他不改初衷,想都没想,依旧写下了“数学”-——坚持他的“数学王国”之旅! 选文对比了其他同学和罗佳伟对兴趣小组的选择,突出了罗佳伟对数学的喜爱与坚持。
图片
五、欲扬先抑,春色关不住,红杏出墙来。
欲扬先抑这种写人手法,就是想要褒扬、赞美一个人,先不从好的一面落笔,而是先写他的某一行为或想法的负面影响。先贬低或表达不满,实际是为了在后面形成反转。这样写能使情节有起有伏,富有变化,结构更有张力;前后的对比反差会让读者产生恍然大悟的感觉,留下比较深刻的印象,更突出人物好的一面。例如老舍先生笔下的《母鸡》:“我一向讨厌母鸡。……它负责、慈爱、勇敢、辛苦,因为它有了一群鸡雏。它伟大,因为它是鸡母亲。一个母亲必定就是一位英雄。我不敢再讨厌母鸡了。”开篇就表明了作者对母鸡的鲜明态度,随后又列举了它招人讨厌的诸多原因。但随着作者对母鸡的观察和进一步了解,明白了母鸡之所以这样做,都是源于它是一位母亲,要保护好自己的孩子。作者改变了自己的看法,反而敬佩起母鸡来。这就是典型的欲扬先抑,写母鸡聒噪、小气,实际是为了更加突出它的负责、慈爱、勇敢、辛苦。
图片
写人记叙文的技巧还有抓住人物最明显的特点、描写外貌避免千人一面、动作描写突出个性等等,由于篇幅所限,不再一一赘述。总而言之,能将一个人物,血肉丰满、面貌清晰的呈现在读者面前,就算把人写“活”了,也就算写出了一篇写人的好文章。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洪萨配资-配资炒股开户方案-十大合法配资-配资行业门户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