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否想过,餐桌上的一颗番茄背后竟牵动着国际协议与关税博弈?随着美墨"番茄协议"于7月14日正式终止,美国消费者可能要为每一口番茄多付近两成的费用。这场持续26年的贸易协定落幕,正在引发从经销商到餐桌的连锁反应。
美国商务部今年4月的一纸通告打破了番茄贸易的平静。根据决议,墨西哥出口至美国的新鲜番茄将被征收17.5%的关税,远超现行协议框架下的优惠待遇。自然甜公司作为全美最大番茄经销商之一,已率先向客户发出预警:协议终止后产品价格可能上调10%。首席执行官斯皮尔曼直言不讳地表示,番茄行业的利润空间本就有限,17%的关税重压绝非单一企业能够消化。
这场贸易变局源自1996年签署的《美墨番茄中止协议》。该协议创造性地采用"参考价格"机制,要求墨西哥番茄必须以不低于设定价格在美国销售,以此换取美国暂停反倾销调查。在过去二十余年间,该协议历经五次重新谈判,成为北美农产品贸易的重要稳定器。墨西哥番茄目前占据美国市场约54%的份额,冬季比例更高达70%,其价格波动直接影响美国消费者的菜篮子。
行业分析师指出,关税冲击将呈现三波传导效应。首当其冲的是进口商,17%的额外成本可能迫使部分中小经销商退出市场;紧接着餐饮业和零售商会将成本转嫁给消费者;最终美国本土番茄种植者虽短期受益于进口减少,但长期可能面临墨西哥报复性关税。佛罗里达番茄交易所的数据显示,协议终止后美国本土番茄批发价已悄然上涨6%,预示着全面涨价的序幕。
值得注意的是,这场"番茄战争"背后隐藏着更深的贸易角力。美国本土种植商长期指控墨西哥番茄倾销,而墨方则强调其气候优势和规模效益带来的合理低价。在协议到期前的最后时刻,两国农业部仍在进行紧急磋商,但业内人士预测,短期内价格上扬已成定局。消费者可能需要为沙拉、披萨和意面中的番茄配料多掏腰包,直到新的贸易平衡形成。
洪萨配资-配资炒股开户方案-十大合法配资-配资行业门户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